第六十六节 涟漪 六 人心涌动的会州-《跳跃一千年》


    第(2/3)页

    当然,老将卫慕乙黑并不想坐以待毙——如同他这样的老家伙可是比任何人都清楚弱肉强食的道理,在他看来,自家女婿已经失了心智,早晚会向灵州那位长人将主俯首,眼下没有变动,只不过是那位长人还没有准备好接手整个河西。

    他是听了女婿李德明的诸多倾诉的,作为对罗开先稍有了解的人,他深信类似罗开先这种能够率众跨越万里回归故土的猛人绝非好相与的,读过汉人兵书的他对“呆若木鸡、动若脱兔”的道理理解得可谓非常透彻。

    在战马上征伐了一辈子的卫慕老将看来,眼下灵州那里看似在大兴土木,其实不过是为了休养生息,是猛虎在捕食前的潜伏休憩,而不是什么卸甲归田,他不相信有哪个领军之人会任由数万强力战士变成安逸的牧羊人。

    所以,老将的选ze很简单,即便有朝一日不是对抗新来的罗姓长人,而是如同女婿李德明想的那样依附于对方,他卫慕氏也要有自己掌控的子弟兵作为说话的底气。因为,拿了一辈子刀枪的卫慕乙黑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年头有刀枪盔甲的才有说话的力气。

    从夏州回返会州之后,老卫慕并没有对自家城池的军纪做出变动,甚至没有禁止平民的出入和商旅的走动,只是仿照罗开先被派驻夏州的军队,对自己手下的军伍做了一番整饬,还调整了作训制度。

    只是,他手下的党项部族战士已经习惯了松散的军阵安排,对莫名其妙的的变动更是牢骚满天,短时间内连七日一操都无法做到,更不用说两日一操甚至一日一****。

    老将卫慕乙黑的想法是不错,但是一只没有外来参照物刺激的军队想要有所变更?真的非常难,他能做的也只是木棍皮鞭硬着头皮慢慢来了。

    在这缓慢的变动中,灵州的斥候仍jiu断续地在周围掠过,北方的消息开始慢慢衍生开来,会州城内的汉人和党项人还有诸多不同族裔之间开始了各种口口相传的流言。

    好在罗某人暂shi并没有想过主dong攻伐会州,也没人刻意传播什么流言蜚语,被传播开的消息多是从诸多小部族人士的口中扩散开的,还有路过商旅的所见所闻,这些零散的消息拼凑在一起,倒也有模有样,可信度极高。

    有传言说,西方归来的队伍叫东行营队,领队的主将是个身高九尺力拔千斤的大汉,手下更是能人异士众多,据说还有身量高达丈二的小巨人……队伍中的几大家族中,都是出自传说中大唐的名门,甚至还有曾经皇族的后人……

    另有传言说,西归之人全民皆兵,所乘巨大马匹传为昆仑以西的天马,可载人万里奔驰,该部所用兵刃皆为上古所授秘法,能切金段玉,斩杀沿途匪盗无数……

    还有荒唐一点传言说,西来之人有奇异法术,能让十数万人不吃不喝而不觉得劳累,所以才能穿过夏季酷热的瀚海沙州,才不不会因为饥渴导致半途而废,而后行至灵州,更用术法限制了乌塔人的行止,故数千人被屠戮殆尽而无任何折损……

    因为没有能让所有人信服的官方言论,所以世俗传闻便变得众说纷纭,各种传言都有人支持并信任,虽说有的传言荒诞了些,但是没有任何人贬低现下灵州那里队伍的强大,这几乎是所有人都认同的。

    只是……因为对方并未对会州做出任何不好的举动,所以外人强大与否与自己没有切身的利害关xi,这种传言终究不过是无关痛痒的饭后余暇的消遣……

    但到灵州之地建设完临时的居所,开始拉拢周围的小部族,并构建了一个榷场作为互通有无之地,一些有经营意识的小部族拿了交换的砍柴斧子、菜刀、锅子之类卖到了会州市面上,事态便开始有些不同了——那些穷困的下层民众听说可以用劳力来交换到食物甚至各种物件之后,许多人开始有了各种不同的想法。

    一些好逸恶劳的家伙开始搜刮各种消息,然hou试图把这些消息出卖给那些过往的商人,他们不敢直接对灵州做些什么,但贩卖消息本就是这些人多年的生存之道;另外有些因为各种原因生活困苦的人则开始打探灵州对外人的态度,如果可以,他们也希望能够像那些小部族的人一样用力气来换取些收入;此外还有些在本城地位不高的人,这些人多是汉裔,他们有些生存的技能,偏又不受城内统治者党项人的重视,同时他们也是眼光最敏锐的家伙,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机,对灵州加以关注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第(2/3)页